深德观察

中国社会企业孵化的成与败

十年前,就是在成都这个地方,深德公益开启了中国社会企业的发现与孵化之旅。

前面的嘉宾发言告诉我们,在深圳、成都、北京这三个中国社企发展最蓬勃的城市,过去认证的社会企业总数是200个左右。其实中国真正处于一线的社企,应该最少有20万家。这一千倍的差距,提醒着我们作为中国社企的支持者,到底潜力和挑战在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和成都相关的社企孵化的案例。

一个是在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羌绣。它是中国早期社会企业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在汶川地震期间诞生的一个赈灾扶贫的项目。羌绣鼓励、帮助羌族妇女用自己擅长的传统手工艺获取劳动收入,而不是靠别人的捐赠。我们和他们结对了一年,从战略规划,到定价、仓库管理,甚至大客户的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一年的时间,羌绣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千万级,净利润10%,帮助8500余名绣娘的收入提高了20%以上。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和四川相关的案例。d.light是一个国际社会企业,发源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由两个MBA学生创办,专门为无电地区的低收入人群设计、生产买得起的太阳能灯。两年时间内,我们帮助这家社会企业完成了战略规划、试点管理与评估,搭建了包括壹基金和凉山州政府在内的合作伙伴,最终在两年内成功覆盖了凉山州美姑县所有23,000户无电村民,让他们每家都有了一盏太阳能灯。

羌绣和d.light仅仅是我们过去十年中支持过的、超过百家社企的两个例子。我们支持社会企业的方式包括四种:

一种是像羌绣和d.light这样的结对帮扶,我们称之为“凤凰计划”,和早期的英国大使馆文教处、企业代表帝亚吉欧,以及今天的社创星和亚洲开发银行一起合作,为社企提供从战略到运营题材的孵化服务。

第二种是商业计划书落地,帮助社会企业家从一个简单的主意落地到纸上和地上。在清华,我们面向青年社会创业者的孵化器“社创天地”已经支持了上百名优秀的青年创业者。

第三类是快速诊断服务,我们能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为社会企业做出诊断,梳理出他们在战略和运营上面临的痛点问题,和他们共同探讨未来的方向,以及最迫切需要的资源。

最后一类,就是提供资金支持。我们的育基金自2012年成立已经投资了7家社会企业。我们还和亚洲开发银行一起,为来自山西,黑龙江和内蒙的农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企业筛选、影响力评估以及企业一对一辅导。

10年过去了,我们常常感叹,社会企业的孵化,很多时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插柳柳难活。作为一个社企孵化器的先行者,我们必须思考两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年我们孵化过的社会企业,他们在哪里?他们活得是不是比别人好?

第二个问题,我们作为外部支持者,什么是可以帮的,什么是帮不了的?毕竟,社企孵化是一个严肃、耗力气的活,而不应该是一个敲锣打鼓、一拥而上的热闹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过去10年中国社会企业的变化。我们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社会企业的主流已经从0-1阶段,转变成1-10阶段。这个阶段式的跳跃,提醒着我们社企对外部支持者的需求也正在快速发生变化。

  • 十年前,中国社企需要的是理念情怀和第一笔启动资金。而今天,他们更需要的是规模化的资源。
  • 十年前,中国社企需要的是一个启蒙老师,告诉他们社企是什么。而今天,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专业化的孵化和投资团队。
  • 十年前,中国社企需要的是公众和政府的认可,而今天,他们需要面对更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被市场接受,拥抱市场。

那么,作为社企孵化器,我们能帮到他们什么?

首先一定是资金,毋庸置疑。为0-1阶段的社企提供所需要的公益创投启动资金,为1-10阶段社企提供的影响力投资基金,以及从10到100阶段的商业向善资金。钱是最容易对接的,但也最容易把事情简单化。我去年在黑龙江接触的一家企业,他们需要6000万人民币的贷款。我问他们需要这些钱做什么,他们说需要这些钱帮助他们从一个单机厂变成一个集成厂。我说这样会不会把你们原来的客户变成你们的竞争对手,因为你们原来的主要客户就是这些集成厂?他们就沉默了。这件事再一次提醒我们,社会企业需要钱的背后,应该是一个合理成熟的社企战略,否则就是对社会资源极端不负责任。

由此,社企的第二个刚性需求就是社企战略。在0-1阶段,社会企业需要的是“社”字驱动的战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好社会企业的影响力指标体系,用他们来驱动未来社企的蓝图。在1-10阶段,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面向市场,一个“企”字驱动的战略,实现初步规模化。而从10到100,社企需要更多的是专家型资源,例如一个AI专家,帮助他们在商业大潮中脱颖而出,更好地覆盖市场。

最后,我们能帮助的,是一个社企领袖,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企业,帮助他们规划好社企的蓝图。但是这样的社会企业家领袖,我希望前面放上一个限定词,就是“有开放胸襟的,有快速学习能力”的领袖。

那么什么是我们帮不上忙的?

首先我们能够引入资源,但是不能帮助社企管理资源。我们只能帮社企扶上马,但要走得远,需要社会企业家自己成长。其次,我们可以帮助一个领袖,但是不能过多帮助他的团队。打造一个有力的团队,是一个领袖做的事情,而不是孵化者的责任。最后,和一个社会企业家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常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人能把社会企业带到百万级、千万级、亿级,或是独角兽级别吗?一个人的天花板,很多程度上是造物主给的,是天时给的。我们不能改变的,是一个领袖的天花板。

谢谢大家。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