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领域的社会企业
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非盈利组织关注的一个核心领域。最近,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和非盈利组织领导人开始尝试采用社会企业模式。不同于财力雄厚的商业企业,大部分社会企业都致力于寻找能够使公众广泛参与的较为简单的环保解决方案(参见下图)。
我们观察到的大部分社会企业,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 方案型:通过提供解决某一环境问题的方案,企业在价值链的某一阶段获取收益,或是作为综合的业务提供者获得收益。例如,一家提倡“屋顶花园”理念的社会企业可以在设计、建造、维护的服务环节收取一定费用;一家做垃圾处理的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可回收垃圾获得收益。
- 倡导型:这类社会企业通常以可再利用废弃物资为原料,进行设计、制作和销售,以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为。
- 产品型:这些社会企业生产出售的商品能够保护环境或是支持绿色生活模式。例如,向城市居民出售植物来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
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评估咨询,深徳公益已经与许多环保类社会企业有过合作。一个普遍的观察结果是大部分企业涉及的是日常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的问题,它们为影响公众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可行的社企模式仍然是社会企业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 方案型:作为开拓者,许多社会企业都在新领域或是传统企业忽视的领域引领着创新解决方法。虽然一些社会企业在努力向上游部门或下游部门拓展,但是我们认为相较之下,在价值链的一两个核心环节建立强大竞争力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战胜未来可能的市场进入者。例如,对于提供“屋顶花园”方案的企业来讲,他们需要思考:一旦大型的景观设计企业进入该市场,应如何维持自己的地位。对于在小型农户和城市消费者间建立对话的绿色农业社会企业来讲,他们需要在绿色农业的专业性和信任度上建立自己的品牌以保证模式的可持续性。
- 倡导型:许多倡导型的社会企业仍在寻找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例如,对于设计以可回收废物为原料的产品的企业,怎样突破传统的展览展示模式,发展出在一般商业情况下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社会企业需要判断,究竟是强调公众支持的非盈利模式更符合他们的期望,还是自己真的想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企模式。如果是后者,他们是否应该对产品进行商业化运作,或是为商业公司设计个性化的环保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 产品型:这类社会企业在中国相对来讲比较少,但通常他们都有简单的商业模式以及巨大的规模化潜力。我们已经在其他市场看到过不少成功的案例,其中D-Light是最有名的一个。通过为非洲和南亚的贫困群体提供特制的太阳能灯,D-Light在2012年已经覆盖了超过40个国家,受益人数达700万。在中国,我们认为这一类产品——从为帮助城市居民检测空气质量的小型创新设备,到应用于农村地区进行社区生态保护的节能炉灶——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社会企业需要在商业竞争中思考如何进行差异化,可以是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客户群,也可以提供低廉的价格。
如今我们总是被污染和能源稀缺的新闻所包围。未来,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社会企业提出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