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领域业务的新增长点:社区
前言:十九大以来,社区治理成为社会治理在基层的着力点,打造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成为一种趋势。深德公益基于相关项目与调研经验,提出初步的思考和分析框架,抛砖引玉。
十九大以来,社区治理成为社会治理在基层的着力点,打造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鼓励扶持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基础”1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路径,并要求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使其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
例如,2019年初,为了促进社会企业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载体,成都市武侯区正式出台《社会企业扶持办法》2,并与在社区方面卓有经验的恩派深度合作,完善包括资金奖励、孵化培育支持、租赁补贴支持、人才支持等一系列对社会企业的扶持政策,同时搭建区级社会企业孵化培育平台。
各地开展的社区清洁活动 图片来源:网络
思考一:各类机构和团体在社区中有哪些新机会?
基层政府及各类基层组织都有大力发展、提升社区服务与建设的需求,同时,各类机构参与社区共建受到了自上而下的政策鼓励,因此各类机构和社团有更多空间探索与社区相关的业务或资助机会。不同的机构和团体在抓住机遇的时候,需要识别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见表一)。
表一: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社区共建的比较优势*
*表一对不同类型机构和团体的比较优势的判断,基于当前国内该类机构的整体发展情况,个体机构的情况可能有别于所属类别的整体情况,应结合实际分析判断。
对社区组织而言,他们有较强的社区链接、服务、动员能力,通过与地方政府、街道、居委等合作,可以撬动更多社区资源、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社区养老、社区协商、社区教育托管等等,成为社区共建的生力军。
对于基金会而言,他们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也可以在社会中撬动一定的资金资源。因此,基金会一方面可以扶持社区组织,通过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共建;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组织和资金等优势,独立自主地提供社区服务。
对于企业CSR、技术服务供应商和其他公益组织而言,他们一方面可以借助社区组织在社区层面开展工作的优势与经验,将业务延伸到社区,合作解决公益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提供资金、能力建设等方式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提升社区组织的专业性,包括招投标、宣传筹款、项目管理等能力,从而促进社区共建共享。
思考二:各类机构和团体开展社区业务可能面临的痛点问题?
对于希望将业务延伸到社区的机构和团体而言,特别是缺乏相关经验的机构,潜在的痛点包括对基层利益相关方的了解(如街道、居委、妇联等基层政府和相关单位),不同社区类别、特点与需求的识别,进入社区的渠道、以及社区项目有效性与社会效益的监测评估等。
为了解决痛点问题,不同的机构和团体常常需要考虑通过合作还是自主开发等方式发展社区业务。深德在此提供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帮助各类组织思考如何选择。
表二:战略选择矩阵
1. 突破型领域
如果机构希望开展的社区业务暂且不是自身能力强项,且该议题的外部可合作的资源较匮乏,但组织依旧相信市场潜力巨大,或创始团队发心强烈,则该机构可以通过试点进行突破性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补足、提升能力,成为该议题的探索者,并倡导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投入该话题。
例如农村地区的残疾人自主就业议题,社区需求大,目前鲜有公益组织涉猎该领域,大部分残疾人公益组织主要聚焦在城市社区开展残疾人服务(无障碍设施、就业倡导等),在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服务的经验不多。如果在城市社区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希望在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自主就业服务,虽然部分经验可以转化到农村社区残疾人服务,但仍面临在农村社区经验不足、外部资源少(目前仅有个别政府招标农村残疾人培训项目)或能力弱(例如企业提供的残疾人就业机会少、专业培训机构少且教授的技能比较传统)等问题。因此,有心此议题的机构和团体可以视之为突破型领域,通过创建试点,探索突破,提升自身能力,进而倡导更多的人关注该议题。
2. 借力型领域
如果机构希望开展的社区业务暂且不是自身能力强项,而该议题可合作、能力强的外部资源较多,则该机构可以选择与外部合作,借助外部资源进驻社区开展业务,同时,借助外部资源,提升在宣传、组织管理、评估监测、筹资等方面的能力,为长期参与社区共建奠定基础。
例如,某些志愿者组织希望在社区开展环保监测和倡导活动,而自身对环保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环保宣传所需材料。这些志愿者组织可以与专业的环保组织合作,借助专业环保组织的一些产品包、宣传手册等,甚至可以和环保组织联手进社区开展公益宣传活动。
3. 强强合作型领域
如果机构希望开展的社区业务是自身能力强项,该议题可合作、能力强的外部资源又较多,该组织可以与关键的利益相关方共建议题型网络或者平台,通过建立议题网络,形成网络共识和议题性产出。
例如,社区垃圾分类处理议题,当前已有政府、前中后端的产品、项目和服务提供方、资助方、研究团队等多方参与,各方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例如政府的号召力强、社区组织执行力强、资助方有一定的资金资源等),可以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网络,各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4. 引领型领域
如果机构希望开展的社区业务是自身能力强项,但该议题可合作的外部资源较匮乏,则其可以通过建立自主性实施网络,强化在该领域的独特竞争力,并在该领域做深做强、更好地解决社区需求。
例如广州某街道社区同时居住着多个本土姓氏家族以及大量来穗人员,为了让本土居民和外来人口能在社区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当地某家专攻社区文化的社区组织,从该社区的龙舟文化特征入手,在外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了创新的龙舟文化活动、开发了网上服务平台,带动了社区融合与社区参与河道治理。该社区组织通过项目获得‘广州社会创新奖’等荣誉,引领了当地社区治理的潮流。
结语:不同的机构和团体在考虑是否进入、如何进入社区时,面对千头万绪的社区需求,可以从厘清自身优势与外部资源可及性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开展业务,从而实现新业务的新增长。
参考资料:
1、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
2、武侯区:构建社区公益生态圈 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