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公益创投基金百万投资花落谁家
2015年3月27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企业项目”第二届社会投资平台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本届社会投资平台汇聚了包括育公益创投基金(后简称“育创投”)在内的9家社会投资机构。平台自去年9月开放,共吸引了434家机构报名参选。
2015年3月27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企业项目”第二届社会投资平台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本届社会投资平台汇聚了包括育公益创投基金(后简称“育创投”)在内的9家社会投资机构。平台自去年9月开放,共吸引了434家机构报名参选。
在世界范围内,家族基金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由于对透明度的要求较低,各种行政约束也比较少,而且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家族基金会比一般基金会更灵活,在探寻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道路上也更耐心、更能承担风险。
“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有其解决之道。而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找到这个解决之道并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比尔.克林顿,美国前总统
这个道理尤其适用于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企业迅猛发展。有多少行得通?有多少已经准备好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了呢?
近些年,公司越来越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这些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们对社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吗?未来他们是否能够走得更远?深德在此提供一些观察,希望帮助企业社会责任从业者从战略层面更好地选择、规划项目。
注:本文中所有企业和行业的范畴限定为拥有社会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或创业团队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关切大众利益,更多人开始思考如何用实践表达这种关切,社会创新商业模式于是日益涌现。在面对终端消费者或用户(B2C)的领域里,社创企业与团队往往面临着类似的挑战。追根溯源,许多挑战源自于缺乏对不同需求层次的了解。
继上一期“深德观察”所提出的家族基金会在中国面临的三大挑战之后,深德团队与洛克菲勒慈善顾问团队共同合作,对多家国际家族基金会的一手、二手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国际优秀家族基金会的主要特质,既回应了上期提出的三大挑战,也希望对中国刚起步的家族基金会有所启示与借鉴。
伴随当代中国商业和理想的跌宕起伏,这镶着金边的大时代也不断涌现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家族。一些财富家族已经开始探索“散财之道”,家族基金会在中国逐渐兴起,成为财富家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共识和途径。本文中我们试图勾勒出家族基金会在中国的雏形。
近年来,一批商业和思想先驱者开始重新定义企业成功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011年,这些探索有了一个理论框架的支持。Michael Porter和Mark Kra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共享价值”这一概念,一时受到大力追捧。所谓“共享价值”,就是既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又能够改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实践和政策。
学前教育,在广义上又称为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该领域的神经科学研究及纵向跟踪研究,产前护理和生命中最初6年(0-6岁)的经历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和大脑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人生后续阶段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 有实验表明,参加和未参加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产生了明显的分数差异。因此,接受良好的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能够以一种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来打破贫穷代际传递和社会的发展不平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财富回报社会是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工商传统。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已经形成,亦到了考虑如何处置财富的天命之时。